- · 《都市快轨交通》期刊栏[06/01]
- · 都市快轨交通版面费是多[06/01]
- · 《都市快轨交通》投稿方[06/01]
一周年盘点:协作、共建——成都都市圈产业融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杨霁月 6月28日,首届成都都市圈产业生态建设企业供需对接云共享大会召开。成德眉资四市产业生态圈联盟及500余家企业代表等齐聚成都,深入开展产业链、供应链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杨霁月
6月28日,首届成都都市圈产业生态建设企业供需对接云共享大会召开。成德眉资四市产业生态圈联盟及500余家企业代表等齐聚成都,深入开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链供需对接,同时线上有6000余家企业“云端”参与会议。现场知名企业签订供需合作项目14个。同时,四市面向全球共同启动“成都工业互联网供需对接平台”,并通过线上线下全球同步发布产业需求清单,充分释放产业机遇,扎实推进成都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
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产业协同是“重头戏”。如今,一个优势互补、错位协同的跨区域产业生态圈,正加速形成。
川港合作示范园
关键词:协作
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勾勒产业协同蓝图
密集的塔吊、忙碌的工人……一幅热火朝天的建筑图画在川港合作示范园项目工地上展开,它佐证着这片土地的火热。据悉,作为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2021年产业园区重点推进项目,川港合作示范园规划占地面积约8平方公里,总投资达966亿元,将建设天府眉山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川港金融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区、川港高端智慧创新城、国际医养健康城、国际文创博览中心等,预计建成后将引来千余家企业入驻。
“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将依托天府新区,以‘双流-新津-彭山-眉山'发展轴与天府大道发展轴引领带动两市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眉山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两地正沿着天府大道这一城市中轴线开展更多合作,沿线基础研发、成果孵化与转化应用等创新资源正加速聚集。
彼时,正在以产业功能区联动为载体的德阳市,以产业协同为重点,探索借鉴“飞地经济”“园中园”或“共建园”等合作模式推动产业发展。目前,凯州新城正在重点推进中江与金堂边界产业合作,主动承接成都产业疏解,推动成都“东进”区域相关产业与凯州新城产业错位发展、互补发展。
“我们将以规划为引领,以共建都市圈产业功能区为载体,以“三区三带”为重点,分区分带编制产业带建设方案(2021—2025年),指导四地优势产业错位布局,分类分层形成德眉资制造业、高效特色农业、服务业优势产业等产业集群,共建跨区域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省同城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凯州新城
关键词:共建
构建良性发展关系 实现产业项目共建共享
“成德眉资是西部地区‘最有条件、最有基础'实现同城化发展的区域。该区域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属于成都平原经济区‘内圈',是‘天府之国'的中心,四市中心城区均位于轨道交通半小时经济圈和高速公路一小时经济圈。这一年来,我们充分发挥行政、地理优势,致力推动毗邻地区实现‘抱团'发展,推动非毗邻地区实施‘飞地'合作,促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省同城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今年成德眉资将编印成德临港、成眉高新技术、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建设方案,明确 “十四五”时期工作思路、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四地将启动建设成德产业协同示范区园区、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起步区,加快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生态圈同构、投资招商信息共享、供应链建设一体。组建“三区三带”招商联盟,建立同城化产业协同发展基金,争取将更多“三区三带”产业化项目纳入省级重大项目库,年内实施重大项目 400 个以上,完成投资 1000 亿元。编制龙泉山东侧现代产业带规划,共创承接国际和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引领四市发展相向互动。
随着四市产业协同发展走深走实,一个区域经济格局愈来愈清晰可见,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建设成都都市圈,将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有力支撑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
文章来源:《都市快轨交通》 网址: http://www.dskgjtzz.cn/zonghexinwen/2021/0707/553.html